近日,我司水產漁藥華中大區負責人張總帶團隊回公司述職并參觀交流。此次交流以 “技術創新與市場深耕” 為主題,旨在通過一線經驗與總部戰略的深度融合,推動公司在水產動保領域的高質量發展。張總作為公司水產板塊區域市場核心代表之一,攜區域市場洞察與典型案例,與研發、生產、市場等部門展開多維度研討,為企業戰略升級注入新動能。
科技賦能:從實驗室到養殖塘口的全鏈條突破
在公司技術研發總監姚教授、運營部郭總的陪同下,張總一行首先參觀了位于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現代化生產基地。該基地于 2024 年完成二期擴建,新增水產漁藥專用生產線 8 條,涵蓋消毒劑、殺蟲劑、微生態制劑等全品類。在智能化車間,張總、史總、以及團隊詳細了解了“漁康金諾”、“出血菌炎凈”、 “車指安”、“水霉凈” 等新品的生產工藝,對公司通過化藥中草藥“高含量納米技術、長效干擾素技術、靶向緩釋技術”等技術提升產品效能的創新路徑給予高度評價。
在研發中心的交流環節中,張總與華中農業大學專家團隊圍繞水產動物病害防控難點展開研討。針對當前養殖密度提升引發的細菌性疾病高發問題,雙方重點探討了 “優科金冠+金科樂健+肝膽漁舒” 的水塘田間試驗數據。張總、史總結合華中市場的推廣經驗指出:“養殖戶對綠色、高效產品的需求愈發迫切,我們在河南、山東、安徽三省試點的“中西藥聯合方案”,有效推動養殖成活率提升,這為后續產品迭代提供了實證支撐。”
市場深耕:從單品突破到系統解決方案
作為深耕水產動保領域十余年的資深從業者,張總在市場戰略分享中強調:“水產養殖已從‘拼規模’轉向‘拼效益’,單一產品難以滿足需求。” 他以山東河南某養殖基地為例,展示了武漢金華農 “檢測 - 方案 - 跟蹤” 的全周期服務模式:通過水質監測儀實時數據反饋,動態調整 “底改+調水+內服” 組合方案,幫助客戶降低用藥成本的同時,還實現水塘畝產的提升。
在戰略協同會上,張總與公司管理層姚教授、郭總監共同制定了 2025 年水產板塊 “雙百計劃”:聚焦 100 家標桿養殖場,打造 10 個 “無抗養殖示范區”。這一計劃與公司 “縱向產品延伸、橫向板塊拓展” 的戰略高度契合 ——2024 年公司已推出 70 個水產新品,覆蓋病害防治、免疫增強、環境調控等全場景,而張總團隊在華中市場的 “場景化套餐” 策略,正成為這一戰略落地的關鍵抓手。
人才共育:從經驗沉淀到組織能力升級
交流期間,張總以 “水產動保營銷的變與不變” 為題,為市場團隊帶來實戰培訓。他結合自身從技術服務到區域管理的職業發展路徑,分享了 “技術營銷” 的三層境界:從產品功能傳遞,到養殖模式優化,再到產業生態共建。“我們不僅要做藥商,更要成為養殖戶的‘健康管家’。” 這一理念與公司 “專致動??萍?、引領健康養殖” 的核心價值觀深度共鳴。
針對水產板塊快速擴張帶來的人才需求,張總與人力資源部門達成 “雙導師制” 培養計劃:由總部技術專家與一線市場骨干聯合帶教,通過 “理論 + 實戰” 輪崗機制,加速復合型人才成長。這一機制與公司 “中青結合、傳幫帶教” 的團隊建設傳統一脈相承,將為水產業務的持續增長提供堅實保障。
戰略展望:從區域標桿到行業引領
在總結發言中,公司富勝董事長對華中地區張總團隊的市場成果給予高度肯定:“2025 年水產板塊營收同比實現大幅增長,成為公司六大業務線中增速最快的板塊,這印證了我們‘以科技破局、以服務制勝’的戰略正確性。” 他強調,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水產領域投入,依托葛店基地的產能優勢與華中農大的研發資源,打造 “產品 + 技術 + 數據” 三位一體的動保生態。
張總表示,此次回司交流進一步堅定了團隊信心:“隨著新版 GMP 標準實施與行業集中度提升,武漢金華農的技術積累與全產業鏈布局正轉化為市場競爭力。我們將以“多元解毒靈、高穩性多維、活力源、金冠優菌,活水抑菌靈”等爆品為引擎,通過‘公司 + 基地 + 農戶’模式,在華中等主產區建立可復制的產業示范帶。”
此次交流不僅是經驗的雙向傳遞,更是戰略共識的凝聚。在水產養殖綠色轉型的浪潮中,武漢金華農正以科技為槳、以市場為帆,在千億級動保藍海中破浪前行。正如張總在參觀研發成果展時所言:“當實驗室的創新遇見塘口的需求,當總部的戰略對接區域的深耕,我們終將在水產動保的新賽道上書寫屬于武漢金華農的傳奇。”